首頁
1
最新消息
2
醫療保健
3
運動前後都要吃 增肌減脂才健康4
昕旂醫療用品社 744 台南市新市區光華街5之9號1樓
(中央社台北25日電)一名64歲王先生,20多年來力拼事業,每天工作近15小時,幾乎沒時間運動,某天醒來突然發現右眼一片模糊,原本以為只是眼睛疲勞,卻遲遲不見好轉,就醫發現視力只剩0.2。 每天拼工作卻忘了注意飲食、運動,當心三高上身引發「眼中風」,嚴重甚至有失明危險。收治患者的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今天受訪時說,該名患者因工作勞累,加上運動量不足,早已罹患高血壓卻不自知,視力模糊就是高血壓引起的「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」,也就是俗稱「眼中風」。鄭成國指出,患者就醫時視網膜已出現水腫,才會導致視野如充滿霧氣一般「伸手不見五指」,經過多年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治療,視力已回復至1.0。鄭成國表示,眼中風好發於50歲以上且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「三高」族群,臨床觀察發現,有超過6成眼中風患者同時有高血壓,3成合併有膽固醇血過高問題,另有將近1成6有糖尿病,多數患者常以為突來的視力模糊只是老花加重,不以為意而延誤就醫。他說,「視網膜靜脈阻塞」是眼中風患者中最常見的狀況,患者因眼內動脈硬化壓迫到靜脈造成阻塞,進而發生出血、缺氧或水腫,一旦水腫或出血位置擴及黃斑部,就會導致視野瞬間模糊,甚至有失明風險。 眼睛爆血絲就是眼中風徵兆?鄭成國表示,這是錯誤觀念,視網膜在眼球後方內壁,肉眼根本看不見,且發病前不僅沒有疼痛感,發病後眼睛既不會泛紅也不會紅腫,幾乎看不出異狀。鄭成國說,在眼內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和類固醇,是目前所知療效較佳的治療方式,健保也已納入給付,越早治療效果越好。 預防眼中風,鄭成國呼籲,除應避免吸菸、喝酒等三高因子,工作之餘也應多多運動,降低動脈硬化程度,如已是三高患者,除了例行偵測三高病情,一旦發生視力問題,就應儘速就醫。(記者張茗喧報導) http://www.syusinci.url.tw/hot_202596.html 眼睛業障重!這3種人當心一覺醒來「眼中風」 2024-01-10 2025-01-10
昕旂醫療用品社 744 台南市新市區光華街5之9號1樓 http://www.syusinci.url.tw/hot_202596.html
昕旂醫療用品社 744 台南市新市區光華街5之9號1樓 http://www.syusinci.url.tw/hot_202596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4-01-10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://www.syusinci.url.tw/hot_202596.html
http://www.syusinci.url.tw/ 昕旂醫療用品社

昕旂醫療用品社慶官網上線! 商品有任何問題,歡迎洽詢規格貨量 LINE@ 0968-750583

(中央社台北6日電)許多人為了減肥,運動前後都不敢吃東西,或是只吃蛋白質。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表示,運動前後都要吃,而且要吃碳水化合物,才能真正「增肌減脂」。




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吳映蓉(左)開設「運動營養特論」課程,邀請藝人戴祖雄(右)現身說法。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05年5月6日

吳映蓉表示,台灣近年吹起一陣運動風潮,但要真的瘦的健康、養成良好體態,一定要搭配良好的飲食,尤其運動前後都要吃,才能增加身體的肌肉。

吳映蓉解釋,運動時,人體會消耗肝醣作為能量來源,如果不事先補充肝醣,身體反而會消耗肌肉,導致動的越多、肌肉減的越多,容易復胖。


吳映蓉建議運動前應補充優質的碳水化合物,包括地瓜、玉米、馬鈴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如此一來,可以提升肌肉內的肝醣,讓運動可以更持久。




台北醫學大學開設「運動營養特論」課程,邀請藝人戴祖雄(中)現身說法。(北醫大提供)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05年5月6日

運動完後,許多人以為最好忌口,才能達到瘦身效果。吳映蓉卻認為一定要吃,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應達到3比1至4比1。

她解釋,運動後尤其是做重訓,身體會需要修復肌肉,此時吃下的東西會幫助長肌肉,而不是長脂肪。進食碳水化合物,可以幫助身體分泌胰島素,進而刺激肌肉的形成,因此運動完後一定要補充。


擁有美國體能專家執照的藝人戴祖雄說,運動後有所謂的「黃金補充期」,他都會盡量在半小時內進食,讓身體「補回來」。飲食的份量視運動強度、個人體重而定,以他為例,重訓後會吃一個鮪魚三明治、一條蔬菜棒,以及一小瓶的無糖優酪乳。


北醫大保健營養系主任謝榮鴻說,台灣健身教練較缺乏營養學知識,傳遞的觀念可能是錯誤的。他認為運動的重點不在減重,而是養成良好的體態,其中關鍵就是增加肌肉量。


營養師少運動 北醫大開課教


營養師對吃的健康很有一套,卻很少顧及運動,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開設「運動營養特論」課程,希望未來執業時,能夠傳遞完整觀念。


吳映蓉近年在研究所教授「運動營養特論」,班越開越大,今年有40多人搶修,還有許多在職進修者旁聽,其中多數是營養師。





台北醫學大學開設「運動營養特論」課程,邀請藝人戴祖雄(左)現身說法。(北醫大提供)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05年5月6日

吳映蓉說,以往營養師的培訓著重在「吃」,包括他自己,過去也都沒有運動的觀念。就算課程有帶到,也多是照本宣科,鮮少真的「實踐」。

一直到近年,吳映蓉才慢慢發現運動和飲食同樣重要,如此才能擁有真正健康的體態,以及良好的體力。她現在以身作則,每週至少運動3次,每次30到40分鐘,也鼓勵修課學生多「實踐」,把課堂學得的知識用在生活之中。


吳映蓉說,多數修課學生都是想減肥,但觀念不見得正確。例如很多人運動前只吃蛋白質,其實在運動前1小時應補充優質碳水化合物,避免身體透過分解肌肉產生能量。


除此之外,許多人以為運動後不能吃東西。吳映蓉卻說,其實為了長肌肉,運動後20分鐘到1小時應進食,且不能只吃蛋白質,碳水化合物也必須補充,才能幫助分泌胰島素,刺激肌肉合成。


吳映蓉建議運動後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重應為3比1,以她自己為例,運動後會吃一個御飯糰、一顆茶葉蛋,也可以吃地瓜、穀類等。此時吃進的營養,會迅速運至肌肉幫助修復而非製造脂肪,反而不容易發胖。


擁有美國營養師和體能專家執照的藝人戴祖雄,今天應邀到課堂上分享,會前受訪表示,美國運動教練一定會修營養學,台灣卻分開,讓他很納悶。


戴祖雄說,台灣人常抱怨沒有時間運動,他認為可以朝「少量多餐」的方式,利用閒暇時間運動,但有氧運動盡量要持續20到30分鐘以上,才比較有效果,無氧運動則要達到一定的心率。